台經院與SEMI簽署合作協議 4項重點助半導體能源效率
- 大象融資
- 2022年7月1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記者黃梓勛/台北報導】
台經院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簽署合作協議,推廣SEMI半導體產業能源使用效率基準S23(半導體製造設備之能源、電力、原料節約基準),合作重點包括分享節能指引、協助能力建置、提供能源政策研析等。雙方將做為合作夥伴,提升全球半導體產業能源效率,朝淨零轉型發展。
台經院與SEMI於6月22日簽署合作協議,依此合作協議,SEMI將提供S23給台灣進行效率基準的參考,並納入台灣半導體產業最佳可行技術(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BAT)規範,促使台灣半導體產業之能源效率與時俱進,符合產業未來發展需求。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表示,此次合作,在於推廣提升半導體產業能效基準,期許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創造節能優勢,並進一步深化台灣半導體產業之國際競爭力。
台經院表示,台灣能源9成以上需仰賴進口,因此經濟部能源局自2015年開始推動「能源先期管理制度」,輔導大型投資計畫於生產製程規畫時採用BAT,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張建一表示,由於台經院長期協助政府執行能源先期管理制度成果已得到各界肯定,台灣半導體產業在此制度輔導下,能源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已使台灣半導體產業能源使用效率成為國際領先者,有助於產業競爭力提升。
雙方簽署合作協議之契機在於,台經院曾於2021年協助經濟部能源局組成專家小組,就半導體產業BAT規範進行修正研討,成員包含SEMI、台灣半導體協會、台積電、聯電及學界專家等。過程中,SEMI希望將SEMI S23納入我國能源先期管理效率基準之中,因此美國總部主動邀請台經院未來共同推動SEMI S23之擴大運用。
台經院提到,半導體產業不僅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命脈,也是各國深度依賴的產業。如何在製程技術日益複雜之下,協助業者在滿足市場需求外,提升能效、減少能耗、降低碳排放量,減少能源支出費用,對產業邁向淨零碳排之路,更是至關重要。
文章轉載自自由時報網站|原文連結
Comments